大学是什么?是知识的殿堂、青春的舞台、还是梦想的练兵场?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倾情打造的《我的大学》系列节目凭借丰富的内容,给出了内核稳定的答案。
作为一档思政节目,系列节目将厚重主题融入明快表达,生动讲述高校故事,解锁高校的精神“密码”,展现多家高校风采,更以高校为载体,弘扬中国精神与家国情怀,让观众在领略高校多元魅力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磅礴的精神力量。以《这里是“航海家”的摇篮》《戏曲大师的殿堂,国粹流芳》《从延安走来的鲁艺传人》3期为例,节目在对高校传统、历史故事、辉煌瞬间、典型人物的呈现上,进行了有深度的发掘和视角独到的梳理,用人物与故事诠释时代精神,于精神中照见不同学科的时代风采与创新前景,更借助多平台的融合传播,放大宣传声量,实现了主题传播影响力扩容。
打破边界,挖掘高校的精神富矿
《我的大学》系列节目主题策划极具开放性和前瞻性,大胆跨界融合。一方面,将高校的历史底蕴、学科前沿、师生风采等元素有机整合,以大学精神为纽带,串联起不同高校的专属故事。比如,《这里是“航海家”的摇篮》讲述大连海事大学,通过航海教学、远洋实习、校友成就等板块的无缝衔接,将海大的航海强国梦一气呵成地展现在观众眼前。《戏曲大师的殿堂,国粹流芳》在突出中国戏曲学院传承脉络的基础上,通过交织讲述老艺术家的故事和青年学子的创新实践,勾勒出国粹传承的生动全景。《从延安走来的鲁艺传人》深情讲述沈阳音乐学院的历史底蕴与卓越艺术成就,展现青年学子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基础上,通过与民间艺术碰撞融合,为音乐创作注入时代活力的探索和实践。
节目还巧妙借助新媒体平台互动性强的优势,以不同长度的视频和多样化的标题通过各平台传播,吸引网友特别是校友加入讨论、互动,让相关高校话题持续升温,打破了校园与社会的边界,提升了节目的社会关注度,让不同群体都能从节目中汲取奋进力量。
故事为核,诚意表达触动心灵
节目创新了思政题材的叙事模式和表现手法,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,让大学精神的表达具象化。大连海事大学学子们在航海教学实习船“育鲲”轮上刻苦训练,投身远洋运输与深海探测,为祖国海疆安全与海洋事业拼搏的故事,彰显对家国的赤诚守护;知名校友赵晟娅驾驭“蛟龙号”的故事,让我们看到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完美结合。中国戏曲学院老一辈艺术家们亲自招生、培养人才的往事,艺术大家李宏图在实验剧团的言传身教,彰显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坚守。沈阳音乐学院前身鲁迅艺术学院创作的《黄河大合唱》等经典作品,80多年来一直激荡着中国人的爱国情怀。这些故事真实可信、生动感人,不仅让观众深入了解到高校的历史与文化,更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了大学精神,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和奋斗动力。
视觉突破,多元场景打造沉浸体验
节目在视觉呈现上也下足功夫,用足场景化叙事,将观众瞬间带入至高校教育的多个环节、多元环境中,进而感悟真实的精神力量。“登上”大连海事大学的“育鲲”轮,与海风海浪相伴,能感受到从事海运的热血与激情;“踏入”中国戏曲学院古色古香的排练厅,咿呀唱腔萦绕,戏曲的雕琢之美直击心灵;“穿行”在沈阳音乐学院的校园,仿佛听懂了几代红色音乐家们的精神曲谱。
通过丰富的场景渲染,精准的视觉元素调动,高校的精神变得可触可感,如歌如画。
从海大的深蓝逐梦,到国戏的国粹传承,再到沈音的红色乐章,《我的大学》系列节目如同打开了通往大学精神深处的大门,让我们得以深刻体验其中蕴含的磅礴力量。
作者: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陆先高